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攀大讲堂 >> 正文
攀大讲堂
【博学讲堂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— —从苏轼的“活法”说起
2024-06-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
 :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从苏轼的“活法”说起

主讲人曾明

 2024年6249:00-11:30

 :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 

主办单位:文学院

主讲人简介曾明,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、二级教授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、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、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,兼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、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。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、文论等。代表性著作《诗学“活法”考索》2019年12月出版,《光明日报》2020年1月27日整版发表肯定性评论文章,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新网、光明网、中国社会科学网、《中华读书报》等主流媒体先后发表书评及文章,肯定专著的学术价值。入选2021年商务印书馆上榜好书推荐。2021年,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,2023年,商务印书馆第二次印刷。在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出版专著6部,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项。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。

主讲内容:苏东坡的“活法”是文化软实力中的硬货。从学术史的角度看,北宋胡宿最早提出诗学“活法”说。苏东坡的诗文集中虽未发现“活法”二字,仅在其《东坡志林》卷八里有“法活”二字,但这无碍他将胡宿提出“活法”说扩充拓展应用到极致。“活法”说的提出,为中国诗歌由“唐音”向“宋调”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
今天,对“活法”说,应该放置到更广阔的空间,更大的传统文化格局下重新审视。“学古不泥古,破法不悖法。”如何缘“活”而乐,向“活’而生,因“活”而“活”,是人类文化史上经久不衰的命题。文化是一个国家、民族的根和魂,传承文化文明,要注意大众与小众,专业与现实、话语表达等关系。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。